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 > 第273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

第273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

第273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 (第2/2页)

老卢扫了一眼,发现席间唯独缺了清河老崔,顿时心里一沉,忐忑不安地坐到了最后一个空位上。
  
  气氛极为凝重。
  
  李明轻松地笑了笑,指了指面前的桌案:
  
  “吃啊,怎么不吃?是嫌弃辽东的大米不香吗?”
  
  老卢受不了这氛围,鼓起勇气问:
  
  “不知监国殿下‘邀请’我等草民,所为何事?”
  
  “一件小事。”对方这么直白,李明也不和他弯弯绕绕,开门见山:
  
  “最近市场异动,米粮布匹短缺,疑似有人在囤积居奇。你们有什么头绪吗?”
  
  这么敏锐,才刚动手就被发现了……老卢心里咯噔,嘴上不认输:
  
  “有没有一种可能,是殿下不修仁政,以致天怒人怨,国家多灾多难呢?”
  
  偌大的厅堂里,能听见其他人的吸气声。
  
  李明连眉毛都没动一下,向左右轻飘飘地一挥手:
  
  “这是迷信,卢公被封建迷信蒙骗了。来人,带他清醒一下。”
  
  在众目睽睽之下,卢家之主像条狗一样被拖走了。
  
  过了一会儿,窗外传来老卢的惊叫,接着噗通一声,好像是什么重物被扔进海河的声音。
  
  宴会厅鸦雀无声,死一般的寂静。
  
  士族之首一个个面如土色,抖如筛糠,越看桌上的生肉越不对味。
  
  李明也不搭理他们,自顾自地吃着大米拌小米。
  
  又过了一会儿,窗外响起从水里捞出什么东西的淅淅沥沥的声音。
  
  老卢被提溜回来了,浑身湿透,瑟瑟发抖。
  
  “卢公,清醒了吗?”李明笑眯眯地问。
  
  老卢已经意识涣散了,纯粹是下意识地在点头。
  
  大冬天被扔进冰冷的河水里,这可太清醒了。
  
  “关于米粮布匹市场的异动,你有什么想法吗?”李明还是笑眯眯的。
  
  “捐,捐……”老卢像捣蒜似的点着头:
  
  “我范阳卢氏愿散尽家财,把积存的粮食……全捐给穷人。”
  
  李明认可地点点头,这才故作惊讶道:
  
  “哎呀卢公,你怎么浑身湿透了,快快去更衣擦擦身子,再喝完热姜茶暖和暖和吧。”
  
  也不等对方回答,直接让卫士将他拖了出去。
  
  处理完范阳卢氏这个小刺儿头,李明和颜悦色地转向在座的其他士族代表:
  
  “也许是因为我的能力确实差强人意,导致米粮短缺,百姓食不果腹。
  
  “诸位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北豪门,我希望诸位也能学习卢家的榜样,为你们挨饿受冻的老乡略尽绵薄之力。
  
  “谁赞成,谁反对?”
  
  对平民布衣不屑一顾的士族门阀们,忽然化身为充满爱心的慈善家。
  
  “我们愿意慷慨解囊!”
  
  “我我我,赵郡李氏愿毁家纾难,与百姓共克时艰!”
  
  “渤海高氏也愿意……”
  
  看着大家踊跃献爱心,李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  
  …………
  
  “多亏崔公提供了反贼的情报,感激不尽。”
  
  愉快的慈善午宴之后,李明向清河崔氏的族长表达了感谢。
  
  以卢氏为首的士族造反集团,就是老崔检举告发的,他当时也参加了老卢的密谋。
  
  幽州府混混闹事一案,李明一眼就看出,其背后是河北的地头蛇在捣鬼。
  
  但捣鬼的究竟是哪几条地头蛇,具体的清洗名单还是由这位老崔提供的。
  
  总不能把所有士族全部清洗一遍吧,这就真要逼大家造反了。
  
  “哎哎哎不敢不敢……殿下随时吩咐。”老崔连连表忠心,战战兢兢地离开了。
  
  老崔走后,全程参与此事的杨师道不禁感叹:
  
  “殿下的行事真是……雷厉风行啊。”
  
  眼看着不可一世的门阀们向这位小表侄俯首帖耳、予取予求,他感到大为震撼。
  
  “在反乱的火苗燃起时,必须第一时间果断掐灭,否则延烧开来,波及甚广。”李明说道。
  
  在得知有人在幽州府门前散播谣言那一刻,李明就准备好了这一手稳准狠的应对措施。
  
  不和拿钱说话的师爷辩经,因为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。
  
  要消弭谣言,就必须抓住谣言的根本,那就是直接让背后主使闭嘴。
  
  都说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,所以李明索性就不费这个唇舌辟谣。
  
  而是选择打断谣棍的腿。
  
  虚假的论战:摆事实讲道理。真实的论战:禁言删号,物理意义上。
  
  反例就是某位和造谣的刁民正面对喷、喷出整整一本《大义觉迷录》、结果把事情越描越黑的、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雍正皇帝。
  
  “你看,一通棍棒教育之后,世界果然清净了吧。
  
  “不但噪音没了,刺儿头消停了,还顺便让他们爆了金币。”
  
  李明对结果相当满意。
  
  “殿下高明。”杨师道吹捧着,擦了擦冷汗。
  
  他心中不住地庆幸,还好自己出身弘农杨氏,和小殿下是一边的。
  
  要是在对面,他怀疑自己能不能活过三章。
  
  “恶人还需恶人磨,河北地头蛇根深蒂固,还得需要我来替你敲打敲打。”
  
  李明笑着回答:
  
  “杨令公心善,我如果不把他们训得服服帖帖,拔除他们的獠牙,将来他们迟早会骑到你脖子上的。”
  
  杨师道脸色一肃。
  
  李明这话基本等于明示了,那就是——
  
  由杨师道来统筹负责整个山东河北地区的行政工作。
  
  跟从李明来幽州时,杨师道便有此猜测,打了一路的肚皮官司。
  
  “殿下令我治理河北,我定然不负殿下的期望。只是……”
  
  老杨斟酌着说道:
  
  “我也不是谦虚,我一个河南弘农出身的杨氏,怎么就到河北了呢?殿下还是另请高明吧。”
  
  李明摆摆手:
  
  “我和治理委员会已经决定了,就由你来管理河北。”
  
  杨师道还想推辞:
  
  “侍郎崔仁师、河北道观察使崔挹,以及幽州刺史崔民干,他们都是您麾下的河北籍能官干吏。”
  
  “是的,所以绝不能让他们来主政河北。”李明直言不讳。
  
  杨师道先是一愣,旋即理解了。
  
  博陵崔氏本来就是河北的第一豪族,而现在其他可以制衡的河北豪族又都被翦除了。
  
  要是再让博陵崔主政当地,这就是在培养超级门阀,鼓励他们脱离中央啊。
  
  “不只是河北。从今往后,一地的行政主官必须是从外地调来的。刺史、县令不可是本州、本县出身的本地人。”
  
  李明做出指示:
  
  “官员履职,必须遵守地域回避,并且定期轮换。”
  
  滚石不生苔,这是从制度上防止地方官员蜕变成地方豪族、乃至于成为土皇帝,杜绝第二个“河北”的诞生。
  
  杨师道真心感服:
  
  “此法甚妙,甚妙啊!”
  
  “陛下的权术已是登峰造极了,而殿下更是青出于蓝。”
  
  “什么权术,别说得那么难听。”李明苦笑着摇头:
  
  “况且要论权术,我那个哥哥也不差啊。”
  
  杨师道没听懂什么意思,疑惑地皱起眉头。
  
  李明手指点着桌子:
  
  “被削去田产以后,这些河北士族早就实力大跌,那他们掀起风波的勇气和力量,是从哪儿来的呢?”
  
  杨师道一惊:
  
  “那……是哪位亲王能与河北的事端有关联呢?”
  
  “还能有谁?当然是晋王——不过他现在是摄政了。”
  
  李明叹了口气,望向长安的方向
  
  …………
  
  长安,太极宫。
  
  “阿嚏!”
  
  李治冷不丁打了一个喷嚏。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