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 > 第262章 李世民最担心的情况

第262章 李世民最担心的情况

第262章 李世民最担心的情况 (第1/2页)

在外行眼里,打仗就是两队人马互砍。
  
  在大部分内行的将军眼里,打仗则是在后勤、地形、气象等约束条件下,两队人马互砍。
  
  而在李世民眼里。
  
  在要不是进了文庙、早就进武庙了的军事天才李世民眼里。
  
  战争是一件没有标准、十分个性化、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活动。
  
  而每位指挥官在这活动中的应对策略——即作战战术——是不一样的。
  
  就像指纹一样,各有特点,因人而异。
  
  仗打得多了、总结得多了,李世民逐渐掌握了一项绝技——
  
  那便是通过观察战场态势,倒推出对方部队的实际操刀人究竟是谁。
  
  他的这种直觉,往往比细作提供的所谓“机密情报”更为准确,帮助他在作战中根据敌方主将的用兵特点,“量身定做”一套克制的战术。
  
  也因此,当山对面那支赤巾军突然一改猥琐蹲坑的运兵风格,如大鹏展翅一般,稳准狠地向山下的薛延陀伸出利爪时。
  
  李世民便敏锐地意识到,对方换主帅了。
  
  而接手的那位新主帅,正是李靖!
  
  这份猜测,压过了援军到来的惊喜,让李世民狐疑不定。
  
  他和李靖共事的机会其实并不多,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,一个主北一个主南。
  
  然而,对那位替大唐打下南半个华夏、却也令他忌惮不已的老“合作伙伴”,李世民每夜都在兵书上复盘对方的打法。
  
  所以,赤巾军军阵的微妙变化根本逃不过他的法眼。
  
  “李靖?是那位被天可汗封为卫国叶护的老将吗?他也在恒山?”阿史那社尔听得一愣。
  
  契苾何力也犯起了嘀咕:
  
  “我还在长安时,李卫公就已年老体衰,恐怕命不久矣……”
  
  他俩又不是没有打过仗,在名将如云的唐初,也足以当得起一句“能征善战”。
  
  但是对陛下这种“瞪谁谁怀孕”的神奇技能,他们仍然感到十分“玄奇”。
  
  在他们眼里,在山谷这种回旋空间极其受限的地形中,策略的发挥余地也不大,而基础的排兵布阵都是大差不差的。
  
  如何能通过一招一式,就判断出一方的主将是谁呢?
  
  更何况,李靖李卫公谁不认识啊?
  
  年过七旬的古稀老人,恶病缠身,能活一天算一天,连竖着走出卫国公府都很勉强。
  
  怎么可能从安稳舒适的长安,大老远地跑到这冰天雪地的恒山,只为指挥一群山贼打胡人?
  
  辽东军方面刷出了远超国力支持的火星援军,他俩姑且还可以用“百姓踊跃参军”来强行解释。
  
  可在长安病床上等死的李靖,突然瞬移到云州前线指挥战斗,这属实有点过于抽象了。
  
  又不是玄幻。
  
  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。
  
  只是他俩又不好意思当面拂了老皇帝的面子,只能旁敲侧击地提一句疑问。
  
  “可不是李卫公,又能是谁呢……”
  
  李世民同样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有些草率了。
  
  李靖不至于千里迢迢杀奔前线,专门到他面前来露一手吧?
  
  因为自己在出征前留了后手,私底下专门交代了房玄龄:
  
  此役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立诛李靖。
  
  而现在的他,就正好符合“三长两短”的标准。
  
  李靖那羊尿泡可能装病装了好几年,可能身体足够硬朗。
  
  但是房玄龄那老小子足够可靠,总不至于连这么简单的命令都不执行吧?
  
  “可是,这既稳妥又阴险的战法,除了李靖还会有谁?”
  
  李世民牢牢地注视着战场,整个身体完全探出了隐蔽处,似乎想要将躲在壕沟里的赤巾军主将看个真切。
  
  “父皇……父亲,请当心一些!别落下山去!”
  
  李承乾心里一急,赶紧拽住李世民的腰带。
  
  父皇可以去死,但不是现在,现在让他活着才符合孤的利益……李承乾心里嘀咕道。
  
  “嗯……”
  
  李世民三心二意地应了一声,不过总算老老实实地贴在雪地上,隐蔽着自己的身形。
  
  他越看越觉得对面赤巾军的战术十分可疑。
  
  战术可以模仿,但细节上的指挥习惯,是其他人无法完全模仿的。
  
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。
  
  换做一般的将领,这种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,将本军分成四部分的布局,搞不好就变成葫芦娃救爷爷的添油战术。
  
  但是那些赤巾军的站位却是恰到好处,犹如一只凶狠而隐蔽的猛虎,收着利爪,小心翼翼地靠向猎物。
  
  而懵懂的铁勒人也果然中计,聚成了一坨一坨的方阵,方便被集体收割。
  
  不论多么令人难以置信,可这一招一式,和李靖历史上的几次战役不能说一模一样吧,也可以说完美复刻了。
  
  “难道说……李靖这么多年确实一直在装病?
  
  “然后朕陷入困境的消息传到长安以后,长安先乱,被那厮得空出逃了?
  
  “那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,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……”
  
  李世民越想觉得,这是连他自己也不敢轻易采取的设定。
  
  “有这么多义民加入战斗,奋起反抗铁勒人侵略,乃是我大唐江山社稷稳固的保证,父亲应该高兴才是,为何愁眉不展?”
  
  李承乾在一旁说着风凉话,心里憋着笑——
  
  全天下不是你最大吗?怎么一个快躺棺材板儿的李靖就把你吓成这样?
  
  “嗯,确实……”
  
 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句,便不再说话,而是愈发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战场。
  
  只是这次,他望向赤巾军阵列的眼神中,便不再含有刚才的欣喜、心疼、或者感动等正面的情绪。
  
  而是充满了戒备和算计。
  
  多愁善感的李世民下线,现在的他是一台冷酷的政治机器。
  
  假如说,他是说假如……
  
  他刚才的假设都成真,李靖真的与辽东势力合流。
  
  那……
  
  其中的奥妙,就很值得说道说道了。
  
  众所周知,因为其地理原因,辽东可以算是大唐孤悬汉地核心之外的半个飞地。
  
  离心倾向一直十分严重。
  
  直到李明主政当地,才刹住……
  
  才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个屁,离心倾向更严重了,连营州都督府都被他夺舍了……
  
  算了算了,斯人已逝,不提也罢。
  
  李世民咽下这股无名业火,太阳穴又痛了起来。
  
  辽东明着不服朝廷,而李靖则是暗中蔫儿坏。
  
  开国皇帝和功臣的关系如何处理,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。
  
  因为功臣与其说是“臣”,更像是合伙人。
  
  开国战争时期,兄弟之间自然可以随性一点,不那么听使唤,带头大哥一般不会说什么。
  
  可是坐稳江山以后,大哥当然不能容忍小弟继续没大没小、权势滔天下去,当然要开始收权。
  
  这就容易发生结构性矛盾了。
  
  李世民能凭着自己“第一功臣”的身份压服其他人,所以功臣集团很老实。
  
  李二也不必像某些开国皇帝那样大杀功臣,留下一段段君臣佳话。
  
  但李靖是个例外。
  
  因为李靖的功劳也不小,独立带兵作战,打下了南方半壁江山。
  
  他当年如果反水,从唐朝独立出去,组建一个加强版的南朝也是可能的。
  
  而在平定南方的过程中,李靖与军阀萧铣的关系也不明不白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