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 > 第222章 监国监国,监甚鸟国

第222章 监国监国,监甚鸟国

第222章 监国监国,监甚鸟国 (第1/2页)

李明回到了立政殿。
  
  “殿下~殿……”
  
  当宫女姐姐们远远望见久违的李明小殿下时,开心地围了上去。
  
  可是,当她们看清了他冰冷的眼神,以及身后杀气腾腾的禁军和宦官时,她们像小麻雀一样噤声了,怯懦地躲在一边。
  
  李明无视了她们,径直走入殿中。
  
  没有……
  
  没有。
  
  没有!
  
  “晋王呢?”
  
  李明质问立政殿的总管。
  
  “回……回殿下。晋……晋王殿下不在……”
  
  老宫女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李明殿下,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一句正确的废话。
  
  李明眉头拧紧。
  
  宫女整个人贴在了墙角,像只瑟瑟发抖的小猫。
  
  “监国殿下,请不要为难下人,她们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  
  一个强作冷静的稚嫩童声。
  
  是李明达。
  
  李明慢慢扭过头,尽量让嘴角勾勒。
  
  “阿兕子姐姐,你知道雉哥哥去哪儿了吗?我有事找他。”
  
  李明达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,强撑着说道:
  
  “他说他要巡访民间,已经出宫数日了。”
  
  “哦?雉奴老哥太见外了,离家出走也不和我说一声?”
  
  李明嘴角的幅度扩大。
  
  李明达咽了口水:
  
  “他向父皇写信问过了。”
  
  “陛下回信准许了吗?”
  
  “还未曾,若李治哥哥这事做错了,父皇回来以后会申斥的。”
  
  李明达深吸一口气,补充一句:
  
  “不需要监国殿下关心。”
  
  李明眉头一动。
  
  好嘛,你俩到底是从小到大、一母同胞的亲兄妹。
  
  倒是我这个外来的庶子不知趣了。
  
  他扭头就走。
  
  “小……小明!”
  
  李明达鼓起勇气喊他。
  
  李明默默地转身。
  
  这才发现,阿兕子的眼眶红通通的,显然是刚哭过。
  
  “别杀你的兄弟,好吗?”她声音颤抖。
  
  李明静静地看着她,良久,道:
  
  “等我有命再说吧。”
  
  …………
  
  当日,全长安的衙门都出动了。
  
  全城搜寻晋王李治。
  
  监国殿下这么做的理由非常充分——他亲爱的山鸡哥突然不见了,可不得心急如焚么?可不是天大的大事吗?可不得倾巢出动嘛!
  
  搜,给我狠狠地搜!
  
  与此同时,怀念兄弟情谊的监国殿下,还给在东都洛阳“监修府邸”的魏王李泰也发去了函。
  
  说他对国事有一些拿不准的地方,请五哥进京帮忙斧正。
  
  “殿下,魏王殿下回信说,根据《贞观律》,藩王没有陛下恩准,不得随便进京。
  
  “他又说,如果监国殿下真有要事相商,他也不敢忤逆,已经给陛下写信了,只要陛下首肯,他一定星夜兼程回到长安。”
  
  中书令杨师道回报道。
  
  李明差点气笑了:
  
  “好一个遵纪守法的魏王,皇帝陛下远在定襄城,还在前线运筹帷幄。
  
  “等陛下回信,黄花菜都凉了!”
  
  杨师道不敢多言。
  
  这时,侍郎崔仁师也来上报:
  
  “启禀监国殿下,晋王李治的踪迹暂未发现。”
  
  李明敲着手指:
  
  “他离开长安了?”
  
  “也未曾。”崔仁师道:
  
  “查过京城监门卫,晋王并没有留下离开长安城的记录。但根据皇宫的监门卫,晋王于数日前出宫,之后便再未回宫。”
  
  也就是说,李治这小家伙就一直躲在城里。
  
  堂堂亲王殿下,总不可能睡桥洞吧?
  
  他的藏身之地,满打满算其实也就那几个。
  
  这能没找到?
  
  “右武侯卫衙门,你们搜了吗?”
  
  崔仁师一顿,脸色有些为难,怯懦地小声说道:
  
  “那个……衙役可能进不去十六卫的驻地……”
  
  “那长孙无忌的府邸,高士廉的住处,长孙家族的宗庙,都去搜过了吗?”李明追问道,语气越来越重。
  
  崔仁师和杨师道被训斥得垂下了脑袋。
  
  唉……看着又“仁”又“道”的两位长辈,李明也不好过于苛责。
  
  “罢了罢了,不为难你们。”
  
  两人面有愧色。
  
  李明手指点着桌案,换了个话题:
  
  “营州和平州许久没有传来消息,二位方便替我去那边看看吗?”
  
  “咦?”
  
  面对监国殿下突然抛出的问题,老崔和老杨有些茫然。
  
  两人都是出身显赫、能力与文化修养尚可、但是性格懦弱之人。
  
  大用是难堪的,但小用还行,加上血缘上是李明的自己人,所以挺受信任。
  
  把他俩踢到辽东的平州和营州,在以前妥妥的算流放了。
  
  但现在,谁不知道辽东二州是监国殿下的心头肉?
  
  两人一时拿捏不准,这是算升迁还是贬谪,自己到底是做对了什么还是做错了什么。
  
  李明看着迷茫的二人,压低声音道:
  
  “长安最近不太平,你们先去辽东避避。”
  
  什么?!
  
  老崔和老杨觉得,自己是不是少看了几十章。
  
  小李不是把国家带得挺好的吗?
  
  首都和天下不是都挺太平的吗?
  
  国安民乐,岂不美哉?
  
  怎么突然就要动乱了?
  
  “殿下!若有危急之事,臣等愿为您分忧!怎可置您于危险之地,而我们擅自离去呢!”
  
  杨师道急忙说道。
  
  崔仁师点头:“我也一样。”
  
 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但他们决定和小主子共进退。
  
  十四奸党的忠诚度还是很可以的。
  
  “不必,你们先走,说不定我随后就来。”
  
  李明表示,现在不是谦让的时候。
  
  看着殿下严肃的表情,两人立刻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
  
  结合李明暗中委托他俩找人的任务……
  
  “难道殿下怀疑,魏王和晋王谋反?”杨师道大惊。
  
  崔仁师一拍脑袋:
  
  “遣衙役将他们捉拿归案即可,为何我们反要躲躲藏藏?”
  
  李明斜了李令老姐的公公一眼:
  
  “那他俩捉拿回来了吗?”
  
  崔仁师一窒。
  
  现在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儿。
  
  嫡子党和长孙派系在京中深耕许久,愿意死保他俩的力量非常强大。
  
  再加上门阀士族、地主豪强等与李明存在根本矛盾的势力,同样有保李泰李治、斗李明的需求。
  
  因此,李明若要动那两位哥哥,阻力不是一般的大。
  
  况且,李治就不论了,连李泰谋反的证据都不足。
  
  九成宫案也好,刺杀案也罢,不但缺乏有力证据,大部分全靠李明脑补。
  
  甚至仅有的一点蛛丝马迹,还是李明偷听老爹的密探头子李君羡得知的。
  
  要说谋反,他李明才更像反贼。
  
  退一步说,就算他的“污点证据”被采信了,那矛头指向的也是白手套李祐。
  
  等到齐王李祐被捉到京城问询、指认真正的幕后黑手李泰,李世民说不定都已经会打酱油了。
  
  而那个时候,李泰的军队已经兵临长安城下。
  
  “这事比较复杂,非你二人所能。”
  
  李明说道。
  
  “你们收拢自己在京的家人,以及朋党、门人、师生等十四党骨干,先去辽东避一避风头。”
  
  杨师道、崔仁师惴惴不安地离开了。
  
  李明望着他俩的背影,在小本本里将他俩的姓名划去。
  
  “已经安排了近一半人撤到辽东避难,还剩一半……
  
  “他们都是我的死党,必须保全。
  
  “趁现在还有时间,李世民还没有出意外,内战的发令枪还没有鸣响……”
  
  李明轻声嘀咕着。
  
  第一局交手,李泰以有心算无心,算是赢下了一筹。
  
  李明虽然名为监国,但实际上已经被一张巨大的军事包围网给困住了——
  
  李世民没出事,他无法调动军队;李世民一出事,李泰的军队能比他的勤王大军更快杀到长安。
  
  这一段时间差是致命的。
  
  加上长安的守军之中,一大半也是听命于李泰或者李治、敌对或者中立的力量。
  
  单论短期内的军事力量,李明几乎没有抵抗能力!
  
  将军!
  
  “没想到还是明成祖朱棣的剧本,只是我是建文帝朱允炆……”
  
  李明头皮发麻。
  
  当然,他并不是朱允炆那种搞不清情况的小屁孩。
  
  他肯定不会束手就擒。
  
  办法也简单——跳出李二给他框定的棋盘,润回辽东。
  
 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,只要保住了人,回到东北的广阔天地,照样可以翻盘。
  
  他无比庆幸自己,在东北给自己划拉了一块根据地。
  
  这才让自己进退有据,不至于被人瓮中捉鳖。
  
  这次,他不但要翻盘。
  
  还要顺带着,把整个大唐不听他话(划掉)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土壤,全部刨干净!
  
  …………
  
  “封驳。”
  
  门下省黄门侍郎刘洎又双叒叕驳回了李明的提案。
  
  “为什么?”
  
  李明对这整天和自己唱反调的三姓家奴非常不满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