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 > 第219章 坏了,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险

第219章 坏了,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险

第219章 坏了,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险 (第2/2页)

终于,经济危机的成因也有眉目了。
  
  如此一来,关于此案的下一个问题便呼之欲出——
  
  主犯是谁,动机为何?
  
  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两起案子是独立事件的可能。
  
  但是,从作案手法、赃物目的地来看,双方背后是同一主谋的可能性更大。
  
  “李乾祐和他背后的主谋,把铜和铁捣鼓到草原地带,目的是什么呢……”
  
  李明思考着。
  
  显然,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诱发大唐的第一次经济危机。
  
  毕竟以这个年代的经济学水平,还不至于下这么大的一盘棋。
  
  只是阴差阳错,才酿成大祸,并最终致使他们“蚂蚁搬家”的行为被提前曝光。
  
  铜和铁,都是草原没有的高科技产品。
  
  虽然铁矿石需要冶炼工序,敏感性比成品铁器要低。
  
  而铜钱除了交易,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实战价值——总不能把铜钱融化了做青铜剑吧?这也太复古了。
  
  但这两件东西被同时、大批量地走私到游牧民族的地盘。
  
  仍然不是一个能让人心安的信号。
  
  尤其是,帝国的统治者,李世民陛下,正在那个地方与游牧作战……
  
  “假使这批铁矿石和铜钱,都落进了游牧,都落进了薛延陀的口袋……”
  
  李明习惯性地开始做起了最坏的假设。
  
  然后发现,这对战局并没有什么卵用。
  
  铁矿石,在中原叫“矿石”,在草原只能叫“发红的石头”。
  
  没这个科技和炭火燃料进行冶炼好吧。
  
  至于铜钱,那就更幽默了。
  
  游牧民族内部,有这么大量的交易需求么?
  
  不还是得拿钱向华夏买东西?
  
  然而从报表上来看,双边贸易不但没有出现相应增长,反而因为近年关系趋于火热(打得火热),还在持续萎缩中。
  
  华夏这边不卖商品给薛延陀,他们拿着铜钱,和拿了一堆废铜也没什么区别。
  
  简而言之,薛延陀的铁勒人,不大可能用这笔钱和这批矿,就能变出一支人马具甲、可与唐军媲美的精锐铁甲军来。
  
  “除非……”
  
  李明的目光,投向了草原以西。
  
  西域。
  
  以粟特人的首都马拉坎达——也就是撒马尔罕——为中心,向四周辐射的一系列贸易、手工业城邦国家。
  
  在被成吉思汗的铁蹄图图之前,那里便是除了中原以外,北方游牧进行物资交换的第二个中心。
  
  而那里的西域商人,不像中原人那么有节操。
  
  只要钱到位,是连绞死自己的绳索都能出卖的。
  
  “铜钱和铁矿石,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,持续走私落入薛延陀手里。
  
  “薛延陀将矿石交给西域人,委托其冶炼、锻造、打造成铠甲兵器。
  
  “而这批诈骗得来的铜钱,则用于支付西域人来料加工的费用……”
  
  逻辑闭环!
  
  如果真是如此……
  
  那李世民面对的,岂不就是一支可能装备了马镫、盔甲、甚至人马具甲的游牧骑兵?!
  
  这盘大棋构思之精妙、牵涉力量之众多,几乎不可能是薛延陀一方的谋划。
  
  背后必有汉人指点。
  
  而长安令李乾祐参与其中,又给这起案子平添了一缕阴谋论的气息。
  
  事情进一步复杂起来。
  
  “李乾祐及其背后的主谋,策划将铜铁运出境,目的是武装薛延陀……
  
  “而北伐薛延陀,是李世民很早就定下的战略……
  
  “难道这起阴谋,针对的真正目标,就是李世民?!”
  
  李明虎躯一震。
  
  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地名:
  
  九成宫。
  
  这难道是九成宫事件的后续?
  
  铜铁紧缺,也是九成宫事件的主谋所做的后续补救措施?
  
  通过薛延陀的手,对李二再次补刀,杀了李世民?
  
  “铜铁很有可能流入薛延陀之手,而九成宫之变中,也有薛延陀的影子,这是其一。
  
  “而根据六姨娘的招认,这起骗局发生在李孝恭死后不久,这是其二……”
  
  根据步步推导,这起铜铁走私案,也被渐渐纳入了九成宫系列案件之中。
  
  难道说,这起案子的背后,也和九成宫事件的幕后黑手是同一个人?!
  
  “如果真是如此,以对方喜欢下大棋的特质……
  
  “使出的肯定不仅仅是武装薛延陀一招,必然还有后手配合……”
  
  李明眼睛微眯。
  
  北方突然冒出一堆全甲骑兵,而不是天灵盖接箭的蛮夷,这已经极大打乱战略布置了。
  
  更何况,再加上可能的后手……
  
  他立刻推开手边一切事情,趴在桌子上,为父亲李世民撰写密信。
  
  虽然只是一些不成熟的猜测和捕风捉影,以及一堆拿不上台面的所谓证据。
  
  但事关皇帝陛下和八万精兵的前途命运,不容任何闪失。
  
  必须尽快将这一警告带到!
  
  “从长安到定襄牙帐,需要走黄河渡口渡河,尽管不是汛期,但急报至少也得大半个月……
  
  “见鬼,老李千万别推太快啊!”
  
  …………
  
  “昨夜又是夜袭?这是第几波了?”
  
  定襄城,思摩突厥牙帐。
  
  大清晨,草原雾气弥漫,露水沾湿了枯黄的草叶,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血腥的味道。
  
  大帐正中。
  
  李世民高踞座上,威严地俯视着属下。
  
  此次主征的行军大总管,李世绩,向前禀报:
  
  “不算小骚扰,只计算斩首百人以上的夜袭,这是我军入境以来的第十五次。”
  
  “十五次,被动挨打了十五次……”
  
  李世民的脸色不太好。
  
  不知道为什么,进入草原以后,他的脾气越来越差,舌头起泡。
  
  连久违的头疼也回来了。
  
  然而,李世民并不觉得是自己的饮食出了问题。
  
  因为他在行军的这段时间里,也在努力创造条件,严格遵照李明神医的“医嘱”——
  
  多吃蔬菜瘦肉,少吃肥肉内脏。
  
  尽管蔬菜和瘦肉都根据李承乾的指导,做了一些烹饪上的小处理——比如油炸或浸羊油炖——
  
  但原材料都是健康的。
  
  所以成品也肯定是健康的。
  
  因此,他把最近身体状况下滑的原因,简单归为草原戈壁干旱,加上战事不顺,导致身体有些上火。
  
  而最近的战事,也确实让他很是上火。
  
  薛延陀像是开了天眼一样,神出鬼没。
  
  而唐军却怎么也找不到对方主力,被溜得团团转。
  
  “父亲,我军克敌十数次,未尝一败,且积少成多,已斩敌数千、伤近万。
  
  “为何父亲却以为败?”
  
  李承乾不解地问。
  
  “因为在哪儿打、打多大,全部由对方决定,我方只能被动接受,这非常不利。
  
  “时间一长,后勤补给会出问题。”
  
  李世民解释道:
  
  “况且我大军被牵制在定襄城,每天人吃马嚼,耗费甚巨。
  
  “光杀几个赶羊的牧民,多待一天都是亏本。”
  
  马上皇帝从战略和经济两方面,为大儿子耐心地讲解着。
  
  和李承乾的父子关系,可以说是这段时间李世民唯一的进展了。
  
  卸下了“培养储君”这个巨大的包袱,父子二人反而可以心平气和地聊天了。
  
  “陛下何必多虑?后勤补给自有我部落负责。”
  
  阿史那思摩瞅着机会拍马屁,以挽回自己被薛延陀撵得到处跑的尊严。
  
  你部落总共一二十万人,拿头供养八万甲兵,能守住后勤通道不被薛延陀切断就烧高香了……李世民心里吐槽,表面上还是对可汗很尊敬的。
  
  “有贵部协助,我军事半功倍啊。”
  
  这时,传令来报:
  
  “陛下,岑文本出使大鲜卑山归来,求见陛下。”
  
  李世民愁眉不展的脸上,总算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神色。
  
  “幸好还有后手。有大鲜卑山的室韦人从东夷策应夹击,薛延陀就没那么舒服地放我军风筝了。”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