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 你不拿我不拿~~~
第五十四章 你不拿我不拿~~~ (第1/2页)~~~
八二年年初,其实也就是农历八一年年底,其他三个城市的‘江东来’商超也开业了。
郑可打算在深圳过年,她目前肚子不算大。但回老家过年的话,目前她怀孕的症状很明显,孕吐什么。
年前从邮政局寄了一些营养品和钱回去,郑可一个人跑到深圳来跟一个男人生孩子,这事情她不知道怎么跟家里人交代。
不过郑可因为工作的原因,很少回家,过年还得看有没有慰问任务。加上她一个寡妇身份,过年去娘家还是婆家都很尴尬。
在这一年,包产到户的政策得到了肯定,打算逐渐全面开放包产到户政策。
这也意味着,在丰收年,城里人以后可以在农村收一些高价粮食吃。粮票这东西虽然还有价值,但在黑市价格不会高了。
这日子说起来也过的快,转眼江成的大女儿都三年级下学期了。老二也是一年级下学期,到九月份,两个女儿都要升一个年纪。
而侄女江娟,也从一个小姑娘变成大姑娘了,虚岁十七了。这要是在早些年的农村,都该说媒嫁人了。
现在农村也有十六岁就嫁人的姑娘,但不多了。越是穷的地方,姑娘嫁人的人越早。昌城这边的城市不算富裕,但比陕西陕北什么地方好多了。
江娟如今读高二了,明年就要准备高考了。这算一下时间,这个侄女都养了五年多了,跟亲生的女儿也没区别。
吃的穿的用的,都是江成花钱供着。而且从月经条到裹胸布,也都是周灵莹这个婶婶帮她弄的。
因为在发育期间吃喝的好,加上江家的基因又还可以,这身高和身材在这个年代算是很不错了。
江娟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也保持的不错,明年要是成绩不下滑,高考发挥稳定,这江家算是要出一个女大学生了。
侄女老家的两个侄子,一言难尽。周灵莹生了一个儿子,断了嫂子那边的一些念头,说难听点就是吃不了绝户了。
现在李香兰那边,只能指望儿子长大了,江成这个当叔叔的能给他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就行。
在小学,江林的成绩也能说还可以。到了初中,就不怎么行了。因为上学是在县城,县城可比乡镇里有意思多了,能花钱的地方也多。
而江林也十三岁了,手脚不干净的毛病并没有完全戒掉。现在心智更全了,像江娟以前那种回家就少钱,或者家里的钱少了。
明白不承认没有用,特别是那种拿还只拿一部分的。真正的小偷怎么可能偷钱就偷一点,肯定一锅端的。
所以江林目前就是看上去读书不行,贪玩了一点,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。
江杨品行倒是过的去,可也不是读书的料。又或者是乡镇小学教师不行,反正上一年过年的时候,江成在老家听过他读拼音,人都要笑死。
不是拼音拼的不对,而是拼音念对了,但字却是方言。这怎么做到的江成也搞不懂。
老家蛤蟆方言是hanmao(念法是‘含帽’),这拼音能hama江杨能读出来,但一念就是方言了。
也是从今年开始,江成跟女儿之间不能过分亲腻了。抱一下亲一下自然是没什么,但大女儿都九岁了,江成不能再给她洗澡了。
当然了,江昭昭现在肯定不会对父母有这方面的防范的,但江成得注意这方面。
别说九岁的女儿了,当年十一岁多的江娟刚来城里的时候,洗澡都不防江成这个叔叔的,
当然十一岁也不可能会让别人帮她洗澡。
只能说邪恶思想的人,看别人才会觉得邪恶。在这个思想还算纯洁的年代,周灵莹以为江成不给大一点的女儿洗澡,只是为了让她们自己洗,根本不会想到江成是在避讳什么。
而江成的这种避讳,在这个年代要是被人知道。反而会被怪异的看待,因为你有邪恶的思想才会去避讳,在这个年代父亲难道会对女儿有那样的思想不成。
在今年,江成也算终于得到了一个他在等待的消息。
一些城市开始试点出售公有住房了,补贴性质的出售。个人购买住房只需要交房屋成本的三分之一,有三分之一是政府补助,有三分之一是单位给。
甚至三分之一的房款,还可以分期付款,不过有一点利息。一次性付清价款的,还能在三分之一的基础上给予优惠。
像江成住的这两间房,计算房价的时候,是大概计算建设成本价格的。交的房款比自己建房子买的材料还便宜。
不过政策目前还没到昌成这边,也是在逐步的进行。但这也意味着在城市个人购买别人的房子和建房的政策也快来临了。
目前江成这边的房子够住,但有点拥挤,住房问题到也不那么迫切。
这意味着也就这两年了,四九城那边可以去买几套城中心的四合院了。沪城那边可以买楼房,或者去建个海景别墅什么的。
不过国内弄房子的事情还不急,江成要去香江那边出手了。
因为八二年出现了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,而香江目前的支柱产业依然是贸易。全球经济衰退,必然会影响贸易订单。
然后香江的经济影响到了股市,股市又下跌了。股价下跌,又影响了楼市。
不过跟七三比,这次的股市哪怕下跌严重,也还算好。因为这次股市价格在高的时候,疯狂的股民并不多。
在七三年,是很多人辞去工作炒股,卖房炒股,贷款炒股。牛市的时候,真的鲍鱼龙虾随便吃。美刀点香烟也有人干过,也就是因为炒股疯狂,股市暴跌后,才会有大批股民直接负债累累。
那一年香江因为炒股跳楼的,是隔三岔五的上报纸。江成在那时候买房,也算是帮一些人有资金周转。那时候卖房的也多,形成了有价无市的局面。
而八二的这次股市低迷,下跌虽然多。但跟七三年的炒股相比,就不算什么了。
很多人都撑的住,就算出现一点负债,大多也能找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借。不像七三年,很多人都是疯狂的把所以身家砸在股市里。
但这次的股市震荡,普通群众倒是抗住了。可一些大老板要是因为股市出现问题,他们要平账就难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