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从满眼红名开始 > 第193章 黑帝设坛,白帝定水

第193章 黑帝设坛,白帝定水

第193章 黑帝设坛,白帝定水 (第1/2页)

耿煊还没有说什么,旁边的蒋弘毅已经勃然色变。
  
  他伸手便将那个想要冲上来拉拽耿煊衣袖的老者给拦了下来,老者猝不及防之下,就要向后跌去。
  
  在其跌倒之前,被苏明煦和另一位相貌年纪在五六十岁之间的老者给扶住了。
  
  蒋弘毅直接看向苏明煦,厉声呵斥道:
  
  “苏明煦,你们不要不识好歹!
  
  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?
  
  我们已经容忍了你们一次两次,你们不仅不收敛,反而蹬鼻子上脸了是吧?
  
  你们要再这么不分场合的胡闹,后果你们自己掂量!”
  
  被他如此呵斥,苏明煦几人的脸皮都绷得紧紧的。
  
  几人就要狼狈退走,倒是那位一直被苏明煦和另一人搀扶着的老者却声嘶力竭的干嚎道:
  
  “我们没有胡闹,你们这群武夫,只知道打打杀杀,什么都不懂。
  
  这天下就是被你们祸害成这样的,好不了了,这天下好不了了……”
  
  他这番话,不仅让蒋弘毅等人勃然色变,就连苏明煦与另几名老者也都意识到不妥,就想挟着老者赶紧逃离此地。
  
  耿煊却终于开口道:“等等。”
  
  苏明煦等人闻言,神色都是一变,却都不得不停下脚步。
  
  唯一与耿煊有过正面接触的苏明煦,更是硬着头皮道:
  
  “苏……苏帮主,姜老夫子是老糊涂了,刚才说的也是气话,没有别的意思,您……您不要往心里去。”
  
  耿煊看了看苏明煦,又看了看那个已经被人捂住嘴巴的老头,有些诧异的道:“姜老夫子?读书人?”
  
  “嗯。”
  
  “他应该没什么修为吧?”
  
  “没有修为,他就是个普通人。”
  
  “我看你对他挺尊重的啊。”
  
  “……他喜欢教学生,年纪又大,清源集有许多修炼者以前都是受过他启蒙的。
  
  我家中后辈也都受过他的教导……”
  
  “他对修炼者的意见挺大啊。”耿煊又道。
  
  “……气话,他就是老糊涂了,说了点气话。”苏明煦赶紧道。
  
  随意闲聊了几句,耿煊这才问起正事。
  
  “刚才我就见你们与蒋弘毅、洪铨他们纠缠不休,现在又闹这么一出,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
  
  苏明煦忙道:
  
  “苏帮主,真不是我们不明事理,我们是真的有极重要的事与蒋弘毅和洪铨他们说,可任咱们口水都说干了,他们就是不明白。
  
  姜老夫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才被彻底给气糊涂了,说了一些胡话。”
  
  耿煊闻言,越发好奇起来。
  
  “什么重要的事,偏要赶在这个时候来说?
  
  等这场战事结束之后再说不行吗?”
  
  苏明煦赶紧摇头道:“那可能就已经晚了,来不及了!”
  
  耿煊心中的好奇心越发被勾了起来。
  
  “到底什么事,让你们觉得如此重要?”
  
  苏明煦看了看旁边已经安静下来,没有再说话的姜老夫子,这才扭头看向耿煊,道:
  
  “苏帮主,您可知道,咱们这片原本是古朱州的地界?”
  
  耿煊诧异,没想到苏明煦这时候会说及此事。
  
  心道,难道他们要与蒋弘毅等人掰扯之事,还与这个有关?
  
  心中想着,嘴上回应道:“古朱州,就是岑岭以南,洙水以西这片地界,对吧?”
  
  苏明煦以及他旁边几名老者脸上都露出些许讶异之色,或许是惊讶于他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居然也知道这个。
  
  就连旁边一脸木然的姜老夫子眼珠子也再次有些活泛的转了转。
  
  耿煊的回应,让苏明煦原本还有些蔫蔫的神色一下子变得精神了许多。
  
  “那您可知道,当年黑帝划分古九州,曾让人在古九州之地分设了九座社坛。”
  
  好家伙,苏明煦一句话,直接一竿子捅到了两三千年前。
  
  耿煊没想到转折来的这么大,却对那九州分设九社坛之事更加好奇。
  
  “这我倒是真不知道。”耿煊摇头道。
  
  苏明煦摇头晃脑道:
  
  “时至今日,知道社坛之人,已经寥寥无几。
  
  可在当年,这些社坛可是各州之内最最重要的所在。
  
  所谓‘国家大事,在祀与戎’。
  
  而无论是‘祀’是‘戎’,都离不开这社坛。
  
  每有大事,都必先决之于社坛。
  
  如若出征,动兵戈,行杀戮,所有国人都将聚于社坛,由大祝进行占卜与祝福。
  
  国人凯旋之后,也会于社坛献俘,并进行苍天大祭。
  
  ……
  
  每年,在春种秋收,年终岁尾等重要节令,从贵人到国人,也都会齐聚社坛周围,举行盛大的祭礼,祈祷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  
  ……”
  
  一说起社坛之事,苏明煦的嘴就像是没把门一般,滔滔不绝说了许多许多。
  
  从他的话语中,耿煊也明白了过来。
  
  这个社坛,从黑帝之时开始,到大契王朝结束,是古九州持续了一千多年的,集军事征战,政策决议,祭祀占卜,经济文化等各种要素于一体的超级中心。
  
  而且,从某种角度来讲,这还是“九州共同体”的具现。
  
  因为按照苏明煦所说,法理上,各州诸侯都必须经常去神都朝觐。无论是各诸侯的婚丧嫁娶,新老交替,还是神都王位的更替传续,乃至每一年,地方诸侯都有朝觐上贡的义务。
  
  但实际上,因为路途的遥远,以及当时“野人众多”,边远诸侯每一次朝觐不仅耗时甚久,而且还危险异常,实际上很难做到法理上规定的那般频繁朝觐。
  
  这时候,分散于古九州各地的“社坛”就充当了“神都分身”的作用。
  
  本来应该跋山涉水去神都朝觐的地方诸侯,只需要前往各州“社坛”进行朝觐,就算他完成了仪式流程。
  
  而“王”如果有重大事务晓谕各方,也会将“社坛”当成自身权柄意志的延伸,遣使奔赴各州“社坛”所在之地,在这个神圣的场所晓谕地方诸侯。
  
  “社坛”,既可用来沟通天地,追溯先祖,祭祀英灵,占卜未来,给处于迷茫彷徨中的心灵以抚慰。
  
  也可沟通远方,以神都为纽带,将九州挽结成一体,即使从生到死,大家从未相见,却借助这样一个造物,让人在情感上视彼此为生死与共、血脉相依的一家人,坚信死后会在一个地方团聚。
  
  还可团结国人,感化野人。
  
  曾经遍布“古九州”各地的野人,除了在征战中被屠戮的,更多的,都是在这些“社坛”的见证下,“转化”成为新的国人。
  
  可以说,从九州国人的精神生活,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,“社坛”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,从一个国人的降生到死亡,其人生的每一个环节,都有“社坛”的深度参与。
  
  一座座普普通通的造物,在一代又一代九州先人的参与下,被赋予了崇高而神圣的意味。
  
  最开始,“社坛”只有九座。
  
  到了后来,随着时间流逝,“社坛”数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,而原本的九座“社坛”,则自动升格为“九州社坛”。
  
  不过——
  
  “这和你们现在要说的事,又有什么关系?
  
  ……难道这清源集内还有一座社坛不成?”耿煊问苏明煦。
  
  苏明煦先是摇头,后又点头,道:
  
  “清源集内自然没有社坛,但若要说有,那也真的有!”
  
  “别给我打机锋,把话说清楚。”耿煊皱眉道。
  
  苏明煦赶紧道:
  
  “世事迁移,当大契命终,稷文王,稷武王父子开启大稷王朝之时,天下已远超当年黑帝划分古九州之时。
  
  加之人丁繁衍,古九州已逐渐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人口。
  
  稷武王大肆分封诸侯,划分新九州,奠定了现在的九州格局。
  
  当时,除现在的元州,也就是当年的古九州之外,其余新划出的八州几乎都是蛮荒之地。
  
  从北分封到这些蛮荒之地的诸侯贵人,到需要迁移去这些地方的底层国人,对前途都充满了忧虑。
  
  他们不仅担心活着的时候受罪,更怕迁去这些蛮荒之地后,死后没有‘社坛’的接引,不能与亲人先祖地下团聚,成为孤魂野鬼。
  
  为了安抚他们,坚定他们扎根蛮荒的决心,稷武王下令,将‘九州社坛’整体迁移,从原来的所在地,迁移去‘新九州’各地。
  
  后来,稷公制礼之时,专门为‘社坛祭礼’制定了更严格规范的礼制和标准,又赋予了许多新的职能和意义。
  
  而最早的‘九州社坛’,由此变更为‘九州社稷坛’,这就是后话了。
  
  ……
  
  原本设于咱们附近的‘九州社坛’,也就被迁移去了现在的朱州。
  
  但有一物却没有被迁走。”
  
  耿煊神色一震,赶紧询问:“何物?”
  
  “白帝定水石。”
  
  “白帝定水石?这又是何物?”耿煊又问。
  
  一个问题得到了解答,可紧接着又冒出更多新问题。
  
  耿煊脸上却没有不耐烦的神色,反而越发沉浸在苏明煦讲述的内容中。
  
  他没有不耐烦,可旁边的蒋弘毅却有些站不住了,他一副仿佛被尿憋急了的神情,打断道:
  
  “帮主,现在战事还没有结束,您看?”
  
  耿煊赶紧道:“去吧去吧,去忙你的,我这不需要你陪。”
  
  蒋弘毅闻言,如蒙大赦,与其他炼髓层次的强手快步远去。
  
  他们心中甚至都忍不住腹诽,现在这么关键的时候,帮主居然有闲心慢悠悠听一群犟种讲几千年的旧事,不嫌无聊的吗?一点都不讲主次了吗?
  
  耿煊却一点都不觉得无聊,对愣在那里的苏明煦道:
  
  “继续啊,怎么不说了?白帝定水石又是个什么东西?”
  
  苏明煦从有些不知所措的状态中清醒过来,赶紧道:
  
  “黑帝之前是白帝,据说当时‘古九州’,嗯,那时候还没有‘古九州’的说法。
  
  据说当时咱们现今元州境内的各大水系都洪水肆虐,众生苦不堪言。
  
  白帝治水二十九年,终见成效。
  
  为了避免后世子孙再遭此患,他在每个水系都亲手埋入一块定水石,命人定期监测水位高低,涨落变化,记录其中规律。
  
  并通过其中规律预测是否会有大洪水发生,以便提前做出应对,或是治水,或是迁民。”
  
  听到这里,耿煊恍然,明白这“白帝定水石”到底是何物。
  
  在今人看来,这其实也算不得什么。
  
  可古人将其与“是否有大洪水”、“是否有干旱”联系在一起,并根据其变化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,那即便一块原本普普通通的石头,也将具备无与伦比的“神圣性”。
  
  苏明煦又说,黑帝划分“古九州”,并于各州修筑“社坛”,这“白帝定水石”便是其最重要的基石之一。
  
  一来,耿煊猜测是为了证明“传承有序”,今人的一切,都是在先贤奠定的基础上创建而来。
  
  二来,“白帝定水石”的功能性,也是“社坛”所需要的。
  
  譬如“白帝定水石”监测到有洪水即将发生,那无论什么祭祀活动,都要先靠边站。
  
  又譬如,祈雨,本就是“社坛”最日常的功能之一,这同样少不了“白帝定水石”的参与。
  
  “‘社坛’迁移,其他东西,只要是‘社坛’原有之物。
  
  便是一砖一土,每一块石头,每一棵树木花草,都被迁移去了现在的朱州。
  
  可这块‘白帝定水石’却给特意留了下来,因为此石是专门用于洙水的,迁去别处毫无意义。
  
  再一个,周边国人对于‘社坛’迁移之事,也是有意见的,若是一点念想都不留下,同样不妥。”
  
  “不过,‘白帝定水石’虽然留了下来,但迁移‘社坛’的举动,却让‘白帝定水石’产生了移动,失去了原本测水定水的作用。
  
  加之到了稷武王时期,已经有更专业、更精确的测水、定水办法。
  
  是以,‘白帝定水石’便在洙水两岸国人的围观下,沉入到了洙水之中。”
  
  “沉入洙水吗?”耿煊轻声道。
  
  “此后,历经大稷八百年,元帝近五十年,元帝崩后百六十余年。
  
  这‘白帝定水石’一直都静静的躺在洙水河底,但记得此石之人,却越来越少。
  
  三百九十六年前,洙水断流,洙水河道逐渐干涸,这块原本被沉入洙水河底的‘白帝定水石’却也得以重见天日。
  
  但那时大家脑子里想的都是争霸夺天下,有几个还会记得这么一块石头呢?
  
  何况洙水河道这么长,石头这么多,谁又知道当年的‘白帝定水石’究竟是哪一块呢?
  
  所以,此石虽然早在近似百年前就已经重见天日,却一直都静静的躺在洙水古河道中,没有被人发现过。”
  
  说到这里,苏明煦顿了顿,看向旁边静静的站在那里,不言语的姜老夫子,脸上流露出敬佩之色,在兜了好多圈子之后,也终于将话题引了回来。
  
  “姜老夫子自小就喜欢收罗各种杂书,年轻时无意间淘到几片木牍,上面写着一些古旧难辨的文字。
  
  经过多年探究,终于破解了上面内容。
  
  那木牍上不仅记录了‘白帝定水石’的存在,还标明了大致的沉降河段,就在百源集到清源集之间。
  
  于是,姜老夫子就花了十几年的时间,一旦有闲暇时,便沿着沉河段向下游仔细搜索。
  
  也是他运气好,在清源集更下游某处,找到了已经大半都被埋在沙土中的‘白帝定水石’。”
  
  耿煊看向姜老夫子,好奇询问:“你怎么确定这就是你要找的石头?那木牍上难道还记载了它的形状特点不成?”
  
  原本还表现得异常亢奋的姜老夫子,这时候却一副病恹恹的模样,听到耿煊询问,他也只是道:
  
  “你看到就知道了。”
  
  耿煊盯着这个老头看了两眼,扭头对苏明煦道:
  
  “你继续说……他把这石头搬回清源集了?”
  
  “是,老夫子把石头搬回了清源集,因为他一个人弄不回来,请了不少人帮忙,也就是我们几个。
  
  我们帮他将石头弄了回来,也顺便知道了那块石头大得吓人的来头。”苏明煦道。
  
  “后来呢,这石头怎么样了?”耿煊又问。
  
  “后来,我们帮他翻修了屋子,顺便将这石头砌在了他家的一面墙壁里。”苏明煦道。
  
  耿煊闻言,大感意外。
  
  忍不住再次看向姜老夫子,好奇道:
  
  “你花这么大心思找到这块石头,应该很宝贝才对,怎么要砌在墙里?”
  
  一脸病恹恹的老头没有回答他,苏明煦赶在耿煊皱眉之前抢答道:
  
  “我们也好奇问过他这个问题。
  
  在知道它那么大的来历后,甚至有人建议单独修个庭院,将它好好的供起来,还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宝贝。
  
  但老夫子却拼命拦了下来,还要求我们守口如瓶,不要让更多人知道这块石头的存在。”
  
  “为何?”耿煊好奇又疑惑的询问道。
  
  “我们也这么问他,他却说,现在的人,精神都已经变得极不正常。
  
  若是让人知道这块‘宝石’得存在,他们心里的第一个念头,一定是此物是不是有助于人修炼。
  
  即便不能直接提升他人修为,也还会有人猜测,此物是否和天外陨石一样,可以锻造神兵利器。
  
  ……反正,一旦让这些人知道这块‘宝石’,他们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尝试。
  
  到那时,这块‘白帝定水石’可就彻底毁了。
  
  他也是在将这石头搬回清源集后才想明白此事,他甚至很后悔将它搬了回来。
  
  说与其如此,还不如让它继续躺在洙水古河道中,让所有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。
  
  但搬都搬回来了,总不可能再搬回去。
  
  而且,这块石头已经暴露,弃之不顾同样有很大隐患,于是,他干脆决定将其砌在自己的家里,还说等他死后,要与他一起葬在坟里去。”
  
  听了苏明煦的解释,耿煊默然。
  
  虽然有些无语,但他也认为,这个姜老夫子的担忧是正确的。
  
  别说一块石头,连霸王自爆剩下的骨头渣子,都被人尝试出了“磨碎成粉,吞服可助修炼”这种功效来。
  
  一旦他们知道“白帝定水石”的存在,对它做出任何尝试都不会让人奇怪。
  
  苏明煦讲述到这里,已经隐约有所猜测的耿煊还是问道:“现在呢,这石头又是个什么情况?”
  
  “戚大馆主大半夜突然下令,要将所有其他区域的居民全部迁到清源馆附近。
  
  那些年轻的,还让人自己走,姜老夫子这种年老的,直接不由分说就被塞到了马车里。
  
 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,已经被集中在了清源馆附近。
  
  他想要往回赶,却被人直接拦了下来,还警告他不要乱跑,妨碍他们做事。
  
  几经辗转,老夫子找到我们几人,将情况说了,我们这才带着他返回住处。
  
  可当我们到他住处的时候,他的屋子已经被拆了。
  
  那块‘白帝定水石’也和砖石材料一起被运走了。
  
  我们想要将这石头找回来,却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。
  
  唯一的办法,就只有找洪铨和蒋弘毅他们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