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8章 打造磨盘,灵明之悟
第188章 打造磨盘,灵明之悟 (第1/2页)“……元京那些高门公子,将这东西视为顶级玩物。
为了求取一只,什么代价都给得出来。
若有人能献上一只玄青海沙雕,一生的富贵前途都有了指望。
小人当初也是蒙了心,妄想借此一步登天。
便偷渡进入玄青海,登上一座沙岛,费了好大功夫,才偷到两只刚孵化出的幼鸟。
结果先是被一只成年的玄青海沙雕抓瞎了一只眼,紧接着又被一群沙民追杀,被打断了一条腿。
若非还有同伴相助,这条命都要留在那里。”
这人见耿煊眼中流露出好奇神色,他便将自己的经历大概说了一遍。
耿煊听了,轻轻颔首,心中忍不住感慨,自己从清源集、三通集“精挑细选”出来的这三百六十人,有故事的人真的不少啊。
不过,仔细一想,这也很正常。
这三百六十人,从某种角度来说,就是清源集、三通集最“精华”的一部分。
头顶的红名浓郁,说明造的孽多,也侧面说明经历的事情就多。
经历的事情多了,故事自然也就丰富了。
与之相比,那些红名浓度偏低的,除了极少部分的特例,基本都可以归纳到“没太多故事”、“人生经历更平淡”这个类别中去。
耿煊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孟不凡,帮主,小人叫孟不凡。”男子点头哈腰的道。
耿煊盯着他,道:
“这两只玄青海……沙雕,你确定照顾的好?
可别为了逃脱杂役,随便编些瞎话诓骗我!”
孟不凡骇了一跳,忙道:
“帮主,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编瞎话骗您啊,我说的句句字字都是真的。
当年,我和同伴偷渡去玄青海,也不是脑袋一热就过去了,事前也是做了许多功课的。
对于玄青海沙雕的习性喜好也都是非常了解的,若是没有这些准备,我也不可能在成鸟的严密看护下,成功偷到两只幼鸟。
……虽然后面又被那些沙民抢走了,但我对玄青海沙雕的了解,却并无虚假。”
说到好不容易偷来的幼鸟被沙民抢走,孟不凡脸上还下意识的流露出遗憾怅然的神色。
对他来说,那失去的不是两只鸟,而是一步登天的机会。
耿煊轻轻点头,对冯煜道:“你再挑一名机灵的帮众与他做助手。”
“是。”
冯煜明白,这既是助手,同时也是监督,防止这个孟不凡暗中使坏。
很快,他就将这件事处置妥当。
这才询问起今夜之事,耿煊将情况跟他大概讲了一遍。
听说了具体经过之后,冯煜并没有帮主带领玄幽铁骑再次获得胜利而感到高兴,反而一脸凝重的道:
“这么说来,咱们的玄幽铁骑,若是与对方正面相对,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性?”
耿煊颔首道:“差距是全方位的,以咱们这支玄幽铁骑的素质,若是正面相对,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。”
冯煜眉头紧紧的皱着,许久之后,才吁出一口气,道:
“好在咱们还有帮主您在,不然,这一次可就真的有些不妙了。”
耿煊摇头道:
“这个时候,还是要尽可能综合考量,不能将太多指望放在我的身上。”
冯煜轻轻点头。
没一会儿,安排妥当的戚明诚、方锦堂来到巨熊帮驻地。
冯煜出面,将今晚耿煊亲自带队,两支玄幽铁骑交锋的情况对两人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。
耿煊在一旁静静的听着。
听完冯煜的讲述,两人也都吓了一跳。
戚明诚更是声音有些颤抖的问:
“那……那支玄幽铁骑,真的是从北边过来的?”
“嗯。”耿煊道。
“可……怎么可能呢,他们没事跑咱们这边来做什么?”戚明诚满脸的困惑不解。
“刚才我仔细想了想,猜到一个可能。”
耿煊眼中闪过思索的神色,一边缓缓开口道:
“你们现在应该都知道,今年元州各方势力大肆收购药物和粮食,背后的金主其实就是董观。
当初,由无忧宫在背后操盘,安乐集出面,在周边集市收购的药材,除了被我截留下来的一部分,其他药材在被制作成各类药物之后,最终必然都流到了董观派来的人手中。
这还只是和无忧宫合作的有关药物的一部分,还有与元州其他势力的合作呢,除了药物,还有粮食呢!
这些可都是从整个元州榨出来的,这是一笔何等恐怖的财富?
虽然董观的名字就有很强的震慑力,可他毕竟远在玄幽二州,也难保不会有人利益熏心,生起一些歪心思。”
戚明诚若有所思的道:
“您是说,董观将这支玄幽铁骑安排过来,是为了震慑宵小,确保这些资源能够顺利北返?
而因为其与安乐集吴家,还有无忧宫都有些牵扯,被这两家用了某些手段,顺手用来对付咱们?”
“嗯。”耿煊再次颔首。
“这……不是说董观治军很严的吗,怎么容许军队擅自做一些与任务无关的事情?”方锦堂开口质疑道。
“这我就不清楚了。”
耿煊摇头,这件事,他也没有想明白。
戚明诚与方锦堂二人面面相觑,心中都泛起浓浓的苦涩之意。
任他们有着天大的想象力,也绝对没有想到,当初在一线峡被“苏瑞良”逼着给吴益下套,局面会演变到这种程度。
在他们想来,无忧宫会派人亲自下场,就已经是极限了。
好消息是,至今为止,无忧宫都没有冒头的迹象。
可坏消息却更坏,无忧宫没来,比无忧宫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董观下场了!
这已经完全失控了啊。
他们甚至有些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。
不做抵抗?
以玄幽铁骑的凶名,别说他们一个个都跑不了,整个清源集大概都要被屠得鸡犬不留!
屠城,对元州人来说,已经是一个很久远的字眼了。
可对董观麾下的玄幽铁骑来说,这就是正常操作!
这支从玄幽二州南下,进入元州的铁骑,其存在本身,就非常犯忌讳。
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何要下场,但他们一定会尽可能低调,严防消息更进一步扩散出去。
所以,将清源集的嘴巴彻底捂上,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一个操作。
可抵抗呢?
他们同样看不到一个美好的结局。
抵抗失败就不说了,便是他们在“苏瑞良”的帮助下,成功将这波玄幽铁骑彻底吃了下来。
他们也看不到任何光明,反而是更浓重的黑暗从四面八方压迫而来。
董观,这个时代九州最如雷贯耳的名字。
当今天下,唯一一个坐拥两州之地的霸主!
敢撩拨他的虎须?
可以说,董观都不需要亲自下场,只需要放话对此表达一下不满,整个元州高层,都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。
用最快的速度将肇事之人的脑袋恭恭敬敬送到他的面前,消除他的怒意。
这还怎么玩?!
到了这一步,对他们来说,这似乎已经成了个彻头彻尾的死局。
四面八方,一条生路都没有了。
耿煊不知道两人此刻复杂曲折的心思,便是知道,也不在意。
直接道:“从现在开始,整个清源集,必须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束。”
戚明诚没有应声,反而是看着耿煊,问:
“苏帮主,您已下定了决心,要与对方死磕到底吗?”
耿煊反问道:“不然呢?难道乖乖的伸出脖子,让对方砍吗?”
戚明诚眼神直直的看着耿煊,耿煊一脸平静,没有任何回避。
戚明诚的眼神变得越来越尖锐,到了后来,甚至变得狠厉起来,他咬牙道:
“好,死磕就死磕!”
既然已经是死局,伸脖子是一刀,缩脖子也还是要挨刀,那还怕个鸟!
人情世故了许多年的戚明诚,心中难得的再次生出了当初年轻之时才有的热血豪情。
怨“苏瑞良”?
对将他坑害到这个地步的“苏瑞良”,他心中当然有怨,可现在再说这个,又有何益?
更何况,这“苏瑞良”也从来不是个好相处的主,他哪有胆子当面说句抱怨的话?
旁边的方锦堂也表态道:
“苏帮主,您做决定吧,接下来的行动,我和三通集的战兵,全都无条件的,坚决支持您的决定!”
耿煊点头,问:
“你们手中,现在都有多少可用战兵?”
戚明诚道:
“我手中现有可用战兵三百五十二人,除我之外,还另有两名炼髓初期的坐馆。”
方锦堂道:
“我手中现有可用战兵二百四十五人,手中可用的炼髓人手,与清源集相当。”
方锦堂手中的人手,之所以比戚明诚少了那么多,是因为出身于三通集的修炼者,有很大一部分都已经成了巨熊帮的帮众。
而除此之外,耿煊挑选的那三百六十人,也都是出自清源集和三通集。
被他这般连刮了两次,家底本就不算厚的清源集和三通集,看上去自然就成了两根瘦竹竿。
耿煊心中默默盘算。
加上他手里的牌,清源集内,现在可以受他调用的战兵数量,超过了一千三百名。
但撇开实力太低,老弱病残,以及有其他任务在身的情况,这个人数不会超过一千三百五十。
另外,可调用的炼髓层次人手,炼髓中期三名,冯煜,戚明诚,方锦堂。
炼髓初期十八人,戚明诚方锦堂手下四人,巨熊帮堂主六人,另七名原本都是清源集、三通集坐馆出身,现在以临时帮众的身份受耿煊调遣,在玄幽铁骑“服兵役”。
再加上一个意外收获,蒋弘毅。
从各方面来说,相比于对面,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劣势。
特别是炼髓层次的力量,除了他耿煊,劣势就更加明显。
若是将范宏盛等人算上,炼髓层次的力量,依然有着不小的劣势,但战兵层次的力量却会超过对面。
耿煊心中盘算了片刻,对戚明诚、方锦堂二人道:
“你俩麾下这近六百名战兵,要与我手下的战兵完全整编到一起,接受统一的指挥调遣。”
在刚才耿煊询问他们手中人手的时候,两人对此就已经有所预料。
所以,耿煊此刻说出这话,也并不令两人感觉到意外。
他们都很干脆的应了下来。
“是。”
“这些人整编好之后,立刻就要进行训练。
虽然时间有些过于仓促,但即便只是让每人都只涨一点经验,那也是好的。”
“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只一件,严格训练,应对强敌。
其他事情,就只能交给你俩发动清源集其他人来做。”耿煊如此道。
戚明诚问:“还要做什么?”
耿煊道:
“首先,要将居住在清源集外围的居民全部内迁,全部集中到清源馆附近来。
其次,要对那些易燃的房屋进行处置,或是断绝其与周围的联系,或是彻底将其拆除。
最后,就是在清源集范围内,以所有房屋,街道、巷弄为依托,尽可能的设置路障,挖掘陷坑壕沟。
目的就一个,要让对方的玄幽马,在清源集范围内跑不起来,甚至是寸步难行!
另外,还要尽量杜绝对方用火攻等特殊方式迅速拿下战斗的可能。”
戚明诚瞪眼道:“您这是……要将清源集打造成磨盘,与对方慢慢磨吗?”
“嗯。”耿煊点头。
戚明诚嘴唇一阵哆嗦颤抖,他不敢想象,此战之后,清源集会变成什么模样。
那磨盘,磨的可不是面粉,而是双方的人命!
耿煊却是一脸的平静,继续道:
“为了方便统一调度,对于所有非巨熊帮出身的战兵,我会暂时授予‘临时帮众’的身份。”
戚明诚、方锦堂二人闻言,心跳小小加速了一下,不过,也就仅此而已。
他们刚才就已经知道,那些跟随“苏瑞良”参与今晚行动的,非巨熊帮出身的玄幽铁骑,已经提前“享受”到了这样的待遇。
现在,“苏瑞良”将这个方案更进一步推广到清源集内所有非巨熊帮出身的战兵身上,也一点都不奇怪。
就在戚明诚、方锦堂二人起身,准备告辞回去安排之时,耿煊问戚明诚:
“清源集的地下可有隧洞网络?”
戚明诚点头道:“当然有。”
“复杂吗?”耿煊又问。
“反正我没见比别处集市的地下简单多少,以前我也曾专门探查过几次,至今也没有完全探明白。”戚明诚道。
“也就是说,至少有一些区域,是已经被你探明白了的吧?”耿煊问。
“嗯。”戚明诚点头。
“那可有通往清源集外面的隧洞通道?”
“……我探出来两个,其中一个出口就在此前你们曾夜宿过的一座别院之内。”
“还有一个呢?”
“应该是通往赤乌山余脉方向。”
“应该?怎么没有继续探查下去?”
“经过多次确认,我判断那是通往赤乌山余脉的方向。
可就在出了隧洞网络最密集的一片区域后不久,那条隧洞就被彻底堵死了,我也就没再继续探察下去。”戚明诚道。
“堵死?是谁将那里封住了吗?”耿煊疑惑询问。
戚明诚摇头道:
“不是人封的,是年代过于久远,加之无人打理,自然垮塌。
也是那一次之后,我就没再继续探查下去。
因为年代太过久远,清源集地下这片区域也还罢了,常年有人藏匿盘桓,多多少少也做了些维护。
出了这片区域,到了最后,大概都免不了这样的结局。”
耿煊轻轻点头,问:“那些探察明白的区域,你可有留路线图?”
戚明诚愣了一下,盯着耿煊,缓缓道:
“完整的路线图没有,不过,当初为了方便,我却留了些草图和笔记,记录了历次探察的结果。
……您这是?”
耿煊却问:
“你说,身负重任的对方,到底有多少时间陪咱们慢慢耗?
要是久攻不下,他们又是否会想到清源集地下那些四通八达的隧洞网络呢?”
地行术的起源,除了掘洞盗墓之术,就是兵家的攻城拔寨之术。
对于一支军队来说,面对一个将地面打造成一个乌龟壳,久啃不动的目标来说。
将目光从地上转移到地下,是一个近乎常识性的操作。
便是地下没洞,人家主动都能挖出一条洞来。
更何况地下还有洞,还不止一条。
耿煊相信,无论是吴益,亦或者其他出身于安乐集、百源集的元州本地人,还是那些来自玄幽二州的玄幽骑手们,都会注意到这个问题。
耿煊想到了,戚明诚在耿煊的提醒下,也想到了。
他神色凝重的道:“您是担心,有人会打我这笔记的主意?”
说着,他赶紧道:“我回去就将这笔记给处理了!”
耿煊却摇头道:
“怎么处理?难道将你那本笔记烧了,这个问题就解决了?
清源集内,对这地下隧洞网络进行过探查的,难道就只你一人不成?
说不定有些人家里同样也有一本类似的笔记呢?
说不定人家的笔记还比你记录的更详尽呢?”
戚明诚也反映了过来,焦急的来回踱步道:
“是啊,这确实是个问题……看来,要杜绝此事,唯一的办法,就是对所有人施行更严格的管束,不能给任何人随意向外传递沟通的机会!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